[社区服务]《非暴力沟通》读书会走进银泉社区

点击数 :126

发布时间 :2023-11-23

2023年11月23日下午,“希望伴飞计划”项目读书会活动在银泉社区举行,活动由共青团湖北省委主办,共青团咸宁市委、咸宁市心理学会承办,银泉社区协办,本次共读《非暴力沟通》,由咸宁市心理学会秘书长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向艳老师带领。近20位社区居民参加本次活动。


 image.png


活动开始,向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做简单介绍并给予大家殷切希望,愿大家都能在分享中学习,在交流中成长。同时邀请大家表达自己在沟通中遇到的问题,大家纷纷提出自己和家人、孩子之前沟通存在的问题。向老师对大家问题进行分类、总结,并邀请大家并带着这些问题开启今天的学习,从书本中找到答案。大家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期待。


向老师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相结合,与书为媒介,为大家带来一场独特的交流会,与大家共同探讨最常见的两种语言:暴力语言与非暴力语言。


image.png


暴力语言--疏离生命的语言分为四种: “道德评判 “作比较”“推卸责任”“提出要求”。书上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当我们在分析和评判时, 其实都是在表达自身的价值观和需要。但这样的表达方式却是悲剧性的, 引发的是对方的防卫与抗拒。  就算他人遵从了我们, 很有可能是出于恐惧、 内疚或羞愧,而非发自内心。学员们议论纷纷,点头表示认可。


 image.png


“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呢?”向老师说道。然后带领大家学习区分感受和想法,通过朗读与分享感受,一步步帮助大家准确理解和掌握。最后邀请大家做练习,进一步巩固感受与想法的区别。比如:

1.“ 我觉得你不爱我。”—— 这是对他人感受的判断。不是客观描述,表达背后的感受可能是伤心、难过、委屈。

2. “ 你要离开,我很难过。”——这句话表达的是感受。

3. 我觉得我被忽略了。——“被忽略”是我们的判断,这是一个想法。这句话背后的感受可能是难过。本次读书会既有书本上理论讲解,也有实践指导,让大家受益匪浅。”

image.png

读书会进入尾端。向老师让大家分享今天学习的小感悟。大家踊跃分享,有的说:“以后说话要减少命令式的语气”;有的说:“以前会给人贴标签,作比较,通过今天学习以后会注意说话的方式”;还有的说:“以后多多尊重孩子的感受;多表达感受,并引导他人说出自己的感受.”向老师对大家的分享做了点评和认可,同时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突破那些引发愤怒、沮丧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,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,从而获得爱、和谐与幸福。

--------- END ---------

文 字:张 澈

图 片:张 澈

排 版:陆春蝶


上一页 :[社区服务]《非暴力沟通》读书会走进书台社区

下一页 :[社区服务]《非暴力沟通》读书会走进香城社区